让阅读伴我一生,与文化结伴而行

让阅读伴我一生,与文化结伴而行

* 来源: * 作者: xjyuedu * 发表时间: 2020-07-13 11:14:00 * 浏览: 98


01

人物简介

柳亚军

书香天山全民阅读顾问、作家、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新疆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曾出版诗集《给心一缕阳光》,散文集《为脸负责》《人间正道》《活的滋味》《闲言碎语》等七部。



02

文章赏析



让阅读伴我一生

与文化结伴而行

文 / 柳亚军


伟大的现代诗人臧克家写过这样一首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 活;

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水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里,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


这首诗被我们中国人诵读了半个世纪。今天,读起来仍然让人振聋发聩,让我的热血沸腾,充满着正气和正义,让我们不由地感受到中华文化满满的正能量和无穷魅力,感受到与文化结伴而行的意义所在。


尼桑有一句话说的好。“哪里有知识哪里就是光天堂。”我很赞赏,在这个地球上犹太人是一个喜欢阅读的民族,他们都终生酷爱学习读书。据说在以色列本土,约有600多万犹太人,全世界的犹太人大约是3000万不到,这是一个到处流浪的且寄人篱下的民族,但正是这样一个民族却产生了众多的杰出人物:爱因斯坦、毕加索、马克思、弗洛伊德、卓别林、门德尔松、基辛格、卢森堡、大卫·李嘉图、巴菲特、波尔·费米、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在全美国最有影响的200多名名人中和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在美国的名牌大学中,犹太人教授又占了三分之一;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了三分之一;在全美国,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的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去了60%。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犹太人嗜书如命。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可以说阅读学习,与文化同行同伴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值得去做的事情。要想真正的提高素质、凝聚民心,振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不断地净化社会风气,彻底的打击邪恶,构建核心价值,实现强国富民之梦。只有不断的学习阅读,深刻的领会中华文化的核心实质。从优秀的文化典籍中汲取营养、增强智慧、提高本领,否则一切都是无法想象的。

从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但凡那些有成就的,为人类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都是热爱学习、终生苦读的人。毛泽东是读书人,孙中山是读书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都是读书人,鲁迅、巴金、冰心、郭沫若、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是读书人。刘少奇、周恩来、钱学森、康有为、梁启超、钱钟书、季羡林都是读书人。所有这些人才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一生都在探索富民强国之真理;一生都在为建设一个人类大同世界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历史记住了他们,人民记住了他们。

习近平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非常热爱学习的领导人物。他在陕西梁家河再教育的七年中,尽管当时的条件很是艰苦,但他一天也没有放弃读书学习。他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他插队的地方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也是插队在农村时间最长的少数人之一。凡是和他有过交往认识的人,都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学习和思考。


有相当一部分中外名著,习近平在青年时期就读过。他能够在许多场合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都是长期阅读的积累而得到的。从习近平的《之江新语》和《习近平用典》以及《习近平讲故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不但读了很多书,而且每本书他都有很深的理解、深刻的思考。

古人曾说“一日不读,面目可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外国谚语也说“哪里有知识,哪里就是天堂”“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知识”。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读古今中外、读天文地理、读上下五千年、读文史哲地。他一生都在学海中畅游拼搏,一生都在探索着强国富民之良策,一生都在与假恶丑斗争着。正是在一生的学习探索和拼搏中,他练就了比常人更高的眼界,更高的智慧,更伟大的思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人民和历史记住了他,子孙万代也必将会深深地永远地纪念他怀念他学习他。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每天都在坚持读书学习呢?有资料说: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一个叫朱永新的人这样说过:“城市的美丽固然表现在它的建筑、规划和绿化上,但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还在于这座城市里的人的品位和气质。人的品位和气质是怎么来的?是通过书籍阅读而来。”同样,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人的成功、一个社会的美好,也是绝对离不开学习读书,离不开对知识的不断探索,离不开对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崇敬的。一个不重视文化学习读书思考的民族和国家都是没有希望的。


时下有很多现象的出现是令人担忧和不安的。一些假恶丑的东西随处可见,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欺世盗名、追捧娱乐、崇拜明星戏子、心浮气躁、追名逐利,所有这些现象,不仅扰乱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党风民风,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更对年轻的后一代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大学者易中天说过:“我们的家长们都盼望自己的子女们成龙成凤,其实你应该先让孩子们成人。如果连一个人都做不好,又怎么可能成龙成凤呢?”

我很赞赏易中天的说法。现在的情形不是要担心儿女们输在起跑线上,而是一些为人父母者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你都没有问一问:自己是一个好父母吗?一个好父母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品质,你身上都有吗?风气之坏并不是一日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很好的机器是不可能制造出好产品的。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要认真的反思。面对我们要实现富民强国的宏伟大业;面对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化经典,从眼前做起,从我们做起。读好书爱读书,一生读书,让阅读思考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古人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一部世界文明史,不难看出阅读的兴衰,一直与社会文明、人类发展休戚与共。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盛行,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并立,宋元理学发展都证明了读书学习一定会带来思想的活跃、文明进步,精神文化的大发展、大进步。


今天,不论我们做着什么样工作,从事着怎样的事业,或担当着怎样的角色,我们都应该让自己的身上多一些书卷气、儒雅之气,少一些烟酒味、愚昧之味。身上有书香之气的人,才是高雅和智慧稳健的人。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一个机关政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有人这样说道:“对于民族,文化是灵魂和旗帜;对于国家,文化是形象和软实力;对于一个地区和单位,文化是上牌和资源。”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也许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的良心和良知,问一问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想干些啥?已经干了些啥?

前几年,我写过一本诗集《给心一缕阳光》,其中有三首诗《也说有的人》《又感有的人》《再说有的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热衷于灯红酒绿的,

最终将迷失方向。

穿梭在脂粉香气中的,

到头来是愁绪一腔。

整日忙碌与功名利禄的,

注定是一生遍体鳞伤。

兢兢业业工作的人,

定会是一路吉祥。

老老实实做人的人,

保你所到之处人人夸奖。

认认真真读书学习的人,

生活的旅途中处处春风荡漾。                                    


做一个文化人是幸福快乐的,做一个阅读者是充实美好的。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就在于能够让人向善向好,让人言之有味、言之有道、言之有理,让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只有永远学习读书思考,我们的人生才能亮丽,我们的民族才能强大,我们的国家才能富有,我们的生活才能美好。


本文是根据柳亚军老师在今年6月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之"中华传统文化分享汇"中的主讲内容整理,该主题活动由新疆全民阅读网、新疆书香天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乌鲁木齐高铁片区管委会香山街社区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