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可可托海,这片掩藏在阿尔泰大山深处的“神秘之海”,不仅蕴藏着不可替代的国家宝藏,而且镌刻着不能遗忘的国家记忆,更是一片深邃丰饶、能量不息的精神之海。
新疆,中国距离海洋最遥远的内陆省区,除了“瀚海”,也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这里没有丝毫“海”的影子。可偏偏就是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居然有一个叫“海”的地方,它就是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绿色丛林”,在蒙古语中意为“蓝色河湾”。
如今的可可托海,已成为无数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打卡地。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可可托海”这个地名,唯一能代表它存在的是一个“111矿”的保密代号。
这片藏在大山深处的“神秘之海”,究竟有什么样的神秘之处?
高度戒备的“隐秘之海”
记住这个地理坐标:东经89°29′45″,北纬46°42′04″。
从富蕴县可可托海机场机场驱车沿着额尔齐斯河溯源而上,在群峦叠嶂、山道盘亘的阿尔泰山脉中行驶约1个小时,便到了坐标所在地可可托海。
三号矿脉,可可托海的地标名片,长250米、宽240米,深约140米,13层运矿车道如螺纹一样盘旋而下,仿佛古罗马斗兽场,气势恢宏,神圣肃穆。
在世界地质学家眼中,三号矿脉堪称"地质圣坑""功勋矿坑"。然而,最早发现可可托海的是苏联人。20世纪30年代,苏联地质学者通过勘查,发现额尔齐斯河中下游的河流淤泥中,稀有金属元素的含量异常高,因此推测在额河源头可能蕴藏着规模巨大的稀有金属矿。1935年,苏联派出了以涅赫洛舍夫为首的200多人的地质考察团溯额河而上,一路搜寻到了可可托海,发现了包括后来名满天下的"三号矿脉"在内的8处绿柱石产地,从而揭开了这一世界级稀有金属矿床的面纱。
在可可托海,“伟晶岩”是听得最多的一个专业名词,通俗解释就是矿物晶体硕大的岩石。阿尔泰山的主体由花岗岩构成,是盛产稀有金属矿和宝石矿的伟晶岩脉的母体,含有锂、铍、铌、钽、铷、铯稀有金属的矿石就藏在这些花岗伟晶岩中。。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于1950年3月1日成立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阿山矿管处”;1955年元月1日,矿区全部企业移交我国独自经营;1958年8月30日,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发布产品代号及厂矿代字命令,规定绿柱石(铍)为“1号产品”,锂辉石为“2号产品”,钽铌石为“3号产品”,可可托海矿管处为“111矿”。
1950年至1964年,经过对可可托海矿的详细勘查,终于证实这是一处世界罕见的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其绝大部分稀有金属储量都集中在三号脉。在世界上已知的花岗伟晶岩矿脉中,可可托海三号脉的铍资源量居世界第一位,铌、钽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上已知的140种矿种中,三号矿脉占了84种。三号矿脉储量之丰、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成分之分明,为国内所独有,国外所罕见。
明白这些,也就不难理解苏联人为何对可可托海情有独钟。
从1955年到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间,由于国防发展的需要,可可托海曾长期隐藏在深山之中,在共和国的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可可托海的名字,它被“111矿”代表着。
矿石采掘出来了,到哪里冶炼加工?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在乌鲁木齐兴建了新疆锂盐厂,和可可托海一样,命名为“115厂”。
于是,有了这样一则流传至今的趣闻:一司机从可可托海拉运锂矿石到新疆锂盐厂,进入乌鲁木齐市区后,因不熟悉交通而违章,被交警拦下。交警问:“你从哪里来?”司机答:“111矿。”交警又问:“车上拉的什么?”司机答:“2号产品。”交警听得一头雾水,再问:“到哪里去?”司机也不耐烦了:“115厂!”交警一听,都是些有来头的保密单位,手一挥:“赶紧走!”
此外,大部分矿石原料运送到宁夏、湖南、四川等地的稀有金属冶炼厂中提炼,最终用于制造尖端武器和航空航天装备。
锂金属的放射性同位素锂--6是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氢弹使用的“燃料”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而不是普通的氢。所以,严格地说氢弹应该叫做氘氚弹。由于氘和氚在常温下是密度很小的气体,为了提高密度,就要使用庞大而精密的制冷设备,将其转变成液体(约--253度)。所以,这种氢弹也被称为“湿式氢弹”。这种湿式氢弹重量大,根本无法用飞机或导弹进行投放。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氘化锂--6作为氢弹的核燃料是最合适的。氘化锂--6是一种稳定的固体化合物,由其做燃料的氢弹被称为“干式氢弹”。由于氘化锂--6便于常温保存,不需要制冷设备,所以氢弹的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能用飞机或导弹进行投放,可以用于实战。
国防军工的保密性,注定可可托海要从地图上消失,成为外人难以涉足的“军事禁区”。中苏合营时期,这里先由苏联红军守卫,后换防为解放军公安营。
曾任原“8766”选矿厂厂长、可可托海矿务局副局长、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副总经理的肖柏阳至今记得从东北工学院毕业来到可可托海工作室的情景:抵达乌鲁木齐后,才知道自己要前往的“新疆第一矿务局”在一个叫做“可可托海”的地方。肖柏阳问了一直在新疆工作的学长,被告之:“从乌鲁木齐往北,要走1000多公里。”再问,学长绝口不提。
肖柏阳这批大学毕业生的到来,是为了建设名为8766的大型选矿厂。66是指1966年,87是指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排序。
达到可可托海的第二天就进行保密教育,产品都不得直呼其名:含铍的绿柱石是“01号”,锂辉石是“02号”,钽铌石是“03号”……要写信,不能写地址,只能写信箱,比如,四矿是44信箱,选矿厂是75信箱,二矿是61信箱,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对外发表论文……
有“可可托海活地图”之称的张学文从小就跟随父母在可可托海矿区生活,“那时我父亲是可可托海成品库房的统计,成品库房有四名军人持枪站岗看守。说可可托海是军事禁区不为过。”
为了保密,1959年,富蕴县将县城从可可托海镇迁移至库额尔齐斯镇。要知道,富蕴县民国初年由布伦托海县析出,设置可可托海设治局;1941年改县,定名“富蕴”,取“天富蕴藏”之意,县府就设在可可托海镇。
被称为可可托海老物件收藏家的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湖北某伞兵部队退伍转业时,执意要回家乡可可托海工作。部队将他的组织关系寄往可可托海不久被退回,邮局说“查无此地,无法邮寄”。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后来为解决此事还花了不少功夫。
即便到了改革开放之初,可可托海矿区周围还设有三道关卡,任何人进出矿区都必须持有边防通行证。不少人对进出可可托海记忆犹新:“从乌鲁木齐进去的,要到自治区有色局保卫处开通行证,从矿上出来则在矿区开。别看一个小小的边防证,很管用的,到口内(内地)探亲即使没有身份证,有边防证就行。”
辉煌功勋,秘而不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主编:程万里 陆开武
作者:李敬阳
出版社:新疆文化出版社
定价:57.00元
主编:程万里 陆开武
作者:张新荃 李敬阳 陆开武 李振翔
黄兴 任江 许爱云
出版社:新疆文化出版社
定价:68.00元
shuxiangtianshan
购书者|扫码支付
电 联|1360997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