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时专门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的成效,在南京主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在全省各地引起热烈反响,江苏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让千年运河焕发更加靓丽的新颜,将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唱得更加嘹亮。
守住文化之根,讲好大江大河“江苏故事”
长江横穿东西400多公里,大运河纵贯南北近800公里,长江与大运河一横一纵拉开了江苏最重要的水系骨架,也孕育了江苏水韵书香的文化特色。
“大运河是江苏文化的活态展厅、世界遗产的璀璨明珠、生态优美的绿色长廊。”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努力把大运河江苏段建设成为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态、自然与景观相得益彰的江苏“美丽中轴”。首先要把大运河文化融入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建设,一河尽显江苏文化之美;其次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使千里通波的“黄金水道”成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优美生态画卷;再次是打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年运河·水韵江苏”文化旅游品牌,把江苏大运河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运河旅游首选地;最后是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将运河文化融入地域文化、城乡建设中,让运河儿女过得上美好生活、守得住历史记忆、记得住乡情乡愁。
从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到镇江的焦山碑林,从江阴的黄山炮台到南通的狼山风景区,长江江苏段沿线分布着大量文化遗产,凝聚着长江千年文脉。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学者和考古专家,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强调了充分保护好长江沿线各级文物的重要性。他认为,长江文物可以成为展示长江历史和文化的生动载体,向世界讲好江苏特有的长江故事。
“江水不止,文脉不息。作为方志工作者,我们将深入挖掘长江历史文脉,编纂出版主题志书,守护长江文化之根。”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左健伟介绍,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编纂的《长江历史图谱》将于近期正式首发,该书以长江江苏段为选编重点,精心遴选长江河道、长江口、江防与沿江风光等古代舆地图和山水图,充分彰显江苏沿江山川之壮美和长江文脉之深远。目前,省方志办的“江苏名镇名村志”也正在持续推进中。
与时代对接,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继续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并指示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如何让运河文化、长江文化与百姓生活对接、与时代精神共鸣?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视察的五山地区坐落于长江之滨,五山之首的狼山有着“江海第一山”的美称。“南通既有长江文化基因,又有海洋文化基因,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黄正平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论述,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南通将对长江南通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认真调查梳理,做好保护规划,将滨江地带打造成承载江城乡愁、留存长江记忆的公共文化空间,使之与城市建设和生态空间营造完美统一起来。”
黄山森林公园、鹅鼻嘴公园、军事文化博物馆等人文景点和滨江文化遗产,如同一颗颗钻石镶嵌在江阴长江岸线。江阴市委书记许峰表示,江阴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深厚的长江文化,保护好江阴众多的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全力唱好“长江之歌”,把“北枕长江、中环群山、南蕴河湖”的江阴,真正建成一座让世人心驰神往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
总部设立于扬州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是中国唯一的运河主题国际非政府组织。wcco秘书长邓清表示,wcco将致力建设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除每年召开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外,wcco正积极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计划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发布世界运河城市绿色发展指标,提议组建世界运河城市绿色发展基金。与此同时,wcco还在扩大世界运河城市“朋友圈”,与全球3000座以上的运河城市形成互动,共同挖掘运河文化,以运河精神交流互鉴。接下来,wcco还将开展“感知大运河,保护地球村”活动,推动国际青年了解大运河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推动运河文化国际交流和文明对话。
拿出新作为,描绘新时代水韵繁盛图
保护传承长江文化、运河文化,不仅延续着深厚的历史文脉,更激荡着流淌在当代江苏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力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江苏文艺家备受鼓舞。”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京新说,近年来江苏美术界组织了“画说运河”江苏美术家采风写生创作活动,创作了大运河百米长卷美术作品,“无论长江还是大运河,其所承载的历史积淀以及丰富的文化、经济、自然资源,对于我们每个创作者而言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江苏艺术家,我们更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让自己的创作能够更好地展现长江运河的精神以及它们澎湃向前的奋进力量。”
“作为江苏省内拥有最长长江岸线的县级市,张家港因江而美,临江而兴。”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钱晓东说,张家港已连续举办17届长江文化艺术节,同时启动建设长江数字文化博物馆,开辟传承、繁荣长江文化的新空间。他表示,每一个张家港人将全力争当长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钱宁表示,我省正在编制《江苏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推进运河遗产赋能旅游发展,策划推出漕运盐运文化观光游、水利水运工程科普游、古城古镇记忆游等富有江苏特色的运河文旅精品线路,创新开发运河水上游、夜游、“高铁+运河旅游”、运河文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全力建设文化精致、景观精美、故事精彩的旅游走廊。精心塑造“千年运河·水韵江苏”文旅品牌,让人们在纵览大运河迷人风光的同时,领略大运河历史人文的无穷魅力。
社区农家书屋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平台之一,对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求、宣传营造社区乡风文明氛围极具意义。今年,白马镇朱家边社区对农家书屋进行升级改造,成功入选南京市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使之成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
走进书屋,书香四溢。朱家边社区农家书屋占地50平方米,12个满满的书柜倚墙而立,百余种书报整齐安放在书架上。窗明几净,桌椅电脑设施齐全,为居民读者提供了安静、整洁的读书环境。
白马镇朱家边社区农家书屋。
“大爷,您又来读书啦,今天来的更早了哟!”图书管理员与村民马爷爷亲切地打招呼。75岁的马爷爷自从社区在2018年建成农家书屋后,空闲时间都会来此读书,选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作为社区宣传文化的主要场所,社区农家书屋在开展阅读教育工作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党员干部为书香社区带头添“香”
社区党总支负责人和党员们常常在农家书屋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书籍,让党员们学会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想站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民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朱家边社区积极开展图书推荐活动,如开展“一本好书”“阅读红色经典”等活动,在为居民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正确引导社区居民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行为习惯。在积极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不忘创新,在社区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书屋资源,开展“上门送学”活动,对社区党员进行上门送书教学和视频教学活动,开辟了阅读教育新模式。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朱家边社区组织青少年开展“国学课堂”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周园、周村、村史馆在内的活动场地,开展高质量的青少年阅读活动,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国学素养。
朱家边社区织青少年开展“国学课堂”主题活动。
“夕阳红”发挥余热
朱家边社区不定期组织社区的退休职工、村民组长、党员干部们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积极向他们推荐社区新增书籍,以此带动更多的居民加入到阅读队伍中来。社区的不同群体在无形中成为全民阅读的参与者和推广者,为社区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助推乡风文明建设,营造了书香社区良好的文化环境。
朱家边社区开展“上门送学”主题活动。
如今的朱家边社区农家书屋不囿于这一方天地,而是针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阅读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到这场文化盛宴中。